&esp;&esp;时隔七年,谢临终于拼凑出父母死亡的真实原因。
&esp;&esp;事情并不复杂,不过是一出“农夫与蛇”,搬上戏台都怕是会有人嫌烂俗。可当它在现实中真实而荒诞地上演时,落在当事人的肩上,便是砸碎脊梁的山崩。所谓“故事”,从来都是局外人的轻叹,却是身陷其中者,真正的灭顶之灾。
&esp;&esp;崔元最初是靠谢文清带入行的。谢家待他不薄,不仅悉心传授他经商之道,还慷慨提供了本钱和人脉。然时移事迁,两人在经商理念上的分歧逐渐显现。崔元的生意稍有起色后,便选择了自立门户。
&esp;&esp;原本故事到此就该告一段落——谢文清并不指望崔元回报这段浅薄的师徒缘分,只觉得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结局。
&esp;&esp;变故发生在一桩利润可观的丝绸生意上。这生意本是崔元先接触的,几乎已经谈妥。不料买家偶然见到谢家出货的成色,当即改变主意,转而与谢家签了约。
&esp;&esp;谢家对此并不知情——既不知道这单生意几乎已是崔元的囊中之物,更不知道他为了接这个单子,推掉了另一笔重要生意。
&esp;&esp;这一转手,让崔元损失惨重。
&esp;&esp;怨恨的种子一旦埋下便极难拔除。理念不和与生意被抢的新仇旧怨叠加,这便足以吞噬一个人的理智。
&esp;&esp;而恰在此时,他遇到了杨峻——这个素为是谢家商场对头的人。
&esp;&esp;得知此事后,杨峻便对崔元煽风点火:“不如放把火烧了他们的货,给他们一个教训。”
&esp;&esp;轻飘飘一句话落下,火就这样点起来了。
&esp;&esp;原本或许只想烧掉一批绸缎,吓一吓谢家。可夜风助长火势,一发不可收拾。最终,烈火吞没了整个谢家仓库和宅院。
&esp;&esp;上百条性命,便如野草般消逝,不留一点痕迹。
&esp;&esp;多年过去,崔元和杨峻的说辞中掺杂了太多自辩与掩饰,当年那把烧透了谢家的火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存心害命,早已无从查证。
&esp;&esp;但对谢临来说,知道这些,已经足够了。
&esp;&esp;——————
&esp;&esp;崔元是被一盆冷水浇醒的。
&esp;&esp;刺骨的寒意猛地钻进领口,他剧烈地咳嗽起来,呛出几口冷水。阴暗冰冷的地下室弥漫着浓重的潮湿霉味,他双手被反剪在身后,双脚也被紧紧捆住,只能狼狈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。
&esp;&esp;与他同样被绑住的,还有身旁的杨峻,尚未苏醒,倒在旁边的地上。
&esp;&esp;他艰难地抬起头,水珠正从发梢不断滴落,模糊了他的视线。他勉强睁开刺痛的眼睛,在昏暗中费力地辨认着眼前的人影——
&esp;&esp;温聿珣正微微弯腰看着他,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。他伸出手,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崔元湿漉漉的脸颊,声音带着几分戏谑:
&esp;&esp;“崔老板,别来无恙啊。”
&esp;&esp;崔元艰难地转动僵硬的脖颈,看向身侧——杨峻同样被麻绳紧紧捆缚,尚未苏醒,一动不动地倒在粗糙冷硬的地面上。
&esp;&esp;“你……”崔元声音发着抖,恐慌感攫住了他的心脏,他强自镇定地哑声道:“温聿珣!你……你这是什么意思?朝廷律法森严,动用私刑可是大罪!你眼里还有没有王法!”
&esp;&esp;温聿珣闻言,脸上的笑意反而更深了些。他慢条斯理地直起身,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崔元,眼神里却没有丝毫温度。
&esp;&esp;“王法?”他轻轻重复了一遍,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笑话。“崔老板,到了这里,你跟我谈王法?”
&esp;&esp;“那谁又去替谢家上上下下一百三十六口人谈王法呢?”
&esp;&esp;崔元浑身剧烈地发颤,不知是冷的还是怕的,脸色惨白如纸,却仍强撑着:“我崔元行的正坐得直,你无凭无据,光凭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就要抓我,就不怕下十八层地狱吗?!”
&esp;&esp;“无凭无据?”温聿珣直起身子,微弱的烛光将他的身影拉长,让崔元笼罩在其阴影之下,“都这个时候了,崔老板还这么天真。”
&esp;&esp;“从始至终,我从未想过要证据。以此为挟,为的也从来不是让你帮我做事。”
&esp;&esp;崔元怔怔道:“那你……”
&esp;&esp;“崔老板想必听过本侯强娶探花郎的故事吧?”
&esp;&esp;崔元先是一愣,随即猛地意识到了什么,瞳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