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什么烦恼也没有,任何风雨都吹不到她,让她无忧无虑的长大。
&esp;&esp;两个儿子在学校受了影响,立志要参军,并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递交了加入军队的申请。
&esp;&esp;他们担心家里不答应,直到接到入伍通知书后才回家告诉他们。
&esp;&esp;她当然不能答应!
&esp;&esp;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,不能再失去两个儿子!
&esp;&esp;上了战场,他们会死的!
&esp;&esp;没有士兵会活下来。哪怕他们在今年活下来了,明年也会死在战场上的。士兵们只要不停的上战场,就早晚会死在战场上。
&esp;&esp;除非战争停止。
&esp;&esp;可是现在没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停。
&esp;&esp;她希望丈夫能阻止他们入伍。
&esp;&esp;可是丈夫努力了一番后,说他没有办法插手地方军务,何况现在他刚到这里,地方上的人都在看着他,此时假如曝出他假公济私,一边号召大家入伍,一边又阻拦自己的儿子入伍参军,这对他将会是一次非常大的打击。
&esp;&esp;她震惊极了。
&esp;&esp;她以为丈夫不在意她也会在意两个儿子,那是他的儿子啊!他只有这两个儿子,难道他们都死了也没关系吗?
&esp;&esp;可是,丈夫不帮她,她又能有什么办法?
&esp;&esp;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啊。
&esp;&esp;她突然明白了。哪怕她用嫁妆帮助丈夫发达,一直恭敬的服侍他,从来不会违背他的意思。
&esp;&esp;但丈夫并不会因此而感激她,也不会把她的好处都记下来,再反过来对她好。
&esp;&esp;儿子们入伍了。
&esp;&esp;她徒劳无力的每日等,等他们的信,又害怕来信。
&esp;&esp;但怕什么,来什么。
&esp;&esp;过了一年,两封阵亡通知书就寄过来了。
&esp;&esp;一夜之间,她心灰意冷。
&esp;&esp;丈夫痛哭不止。
&esp;&esp;不过,那是在他的友人面前,在家里堂皇的大厅里,在一群人的安慰之中。
&esp;&esp;报纸上也写了不少文章来盛赞丈夫,盛赞他送了两个儿子上战场,虽死不悔!
&esp;&esp;以此来号召百姓们也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战场上去。因为连大人们都牺牲了儿子,百姓们有什么理由不牺牲自己的儿子呢?
&esp;&esp;她守在房间里,守着自己的小女儿。
&esp;&esp;门关着,听不到楼下的声音。
&esp;&esp;她的儿子死了,可受到表彰并不是儿子,而是丈夫。
&esp;&esp;真正上战场流血的人没有得到表扬与光荣,留在屋子里光鲜亮丽的人窃取了这一份光荣。
&esp;&esp;她不在意。
&esp;&esp;也不在乎。
&esp;&esp;她只想保护自己的小女儿,让她好好长大,带她的哥哥姐姐的份一起好好的活下去。
&esp;&esp;她再次变成了那个温柔贤惠的妻子。
&esp;&esp;她知道丈夫有几个情人,她主动提出可以将情人接回家来做二太太、三太太,大家一样大,不分妻妾。
&esp;&esp;她现在年纪大了,也不可能再生孩子了,丈夫不能没有后啊。
&esp;&esp;丈夫非常感动,他握着她的手说:“宜枝,我知道你心里怨我、怪我。我也难过伤心。你放心,我当年发的誓,我都记得,我不会纳妾来伤你的心。什么二太太、三太太,咱们家不会有。”
&esp;&esp;可她并不在乎啊。
&esp;&esp;她再三劝说,丈夫也再三拒绝。后来她就不管了,因为丈夫并没有断绝女人,家里也总是有年轻的女人出入,她对哪一个都以礼相待,客客气气的。
&esp;&esp;但丈夫真的没有纳妾。
&esp;&esp;因为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好名声。
&esp;&esp;他有一个女儿在北京城死了,又有两个儿子死在军中,许多报纸都在夸奖他,称赞他,说他是一个品性高洁的君子。
&esp;&esp;既然是君子,怎么能有妾呢?
&esp;&esp;他立意要跟她做一对令人称羡的夫妻。
&esp;&esp;随便他吧。
&esp;&esp;丈夫继续高升,又换了一个地方做官。